11月12日下午,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贵州师范大学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王巨川博士在我校学术报告厅举行了一场关于“政治与文学——沈泽宜、史铁生、郭路生的生命之诗”为主题的专题讲座。
王博士与同学们亲切问好后,就直接进入讲座主题。就“文学是什么”、“政治是什么”这两个关键问题,对现场学生进行了提问。同学们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为讲座掀起了热烈的氛围。,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王博士面带笑容阐述“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它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政治则是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为实现其利益和目标,运用特殊公共权力,根据一定的原则,整合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使社会纳入一定的秩序,并得到稳定和发展的社会现象。文学——政治是中国现代性进程中两支互为作用、互为交织的重要文化形态。政治以文学的形式为载体凸显其规约性的意识形态显现,而文学则以政治话语为内在动力呈现启蒙与救亡的叙事视角,它们互为依存、补充、利用,形成一种纠缠在一起难舍难分的关系。
王博士把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和“沈泽宜”、“郭路生”及“史铁生”这三位文学家的非凡人生经历相结合起来,并通过感人的故事引出三位文学家坎坷的人生经历与政治、文学的千丝万缕关系。并在讲座的尾声为同学们介绍和朗读了三位文学家的诗歌《是时候了》、《车抵子洲》、《无题》、《相信未来》 、《永在》等。王博士表示,政治与文学两支柱相辅相成,一直在中国历史前进道路上影响着中国的发展,并希望同学们正确理解何为政治、文学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本次白云大讲堂,让学生更深入、更具体地了解到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发展进程,不同的作家作品的思想观念而不断变化体现出来。此次讲座也为学生对日后解读特定年代的文学作品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为提高学生自身文学素养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