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北校区)第四次健心委员团辅培训主题的沙龙于2023年4月13日19:30-21:00分别在明德六楼601、602、603、604、608、611、612教室举办。本次沙龙共分七场,主题分别为“缓解焦虑”“自我认识与自我接纳”“学会拒绝”“非暴力沟通”“校园欺凌stop”五类。
其中,“解忧人”朋辈团队负责沙龙主题为“缓解焦虑”“自我认识与自我接纳”“学会拒绝”“非暴力沟通”四?。磺啻航】低樯缤哦痈涸稹靶T捌哿鑣top”同主题三场。专职老师辛木城、实习老师李兰、黄月茗于场外提供协助。
“缓解焦虑”主题团辅:
本团辅分为五个部分:团辅前介绍、“猜猜我是谁”“关于我的焦虑”“缓解焦虑:我们可以这么做”、冥想与分享。
“猜猜我是谁”的热身游戏让成员们在欢快的游戏过程中加深对彼此间的认识与熟悉?!肮赜谖业慕孤恰被方谟捎蜗贰拔矣心忝挥小庇搿白槟诜窒怼弊槌?,此部分既可帮助成员评估自身在团体中的焦虑水平,也帮助成员们看到他们之间共同的焦虑。进而进入下一环节“缓解焦虑:我们可以这么做”。首先,通过讨论环节运用团体动力让成员们各抒己见,并在此基础上导入相关知识:情绪ABC理论、smart原则寻找策略、冥想训练等。最后,让团辅领导者带领成员们体验冥想,并分享冥想前后变化,对整场团辅的收获与感悟后结束本次团辅。
北区朋辈开展《缓解焦虑》主题团辅培训
北区朋辈与健心委员大合照
“自我认识与自我接纳”主题团辅:
本团辅分为四个部分:活动介绍、热身环节、自我探索、自我接纳。
在有趣的“乌鸦乌龟”抓手的热身游戏后,“自我探索”环节由“自画像”与“自信百宝箱”组成。通过画“自画像”,在绘画过程中突出自己的优点、缺点或特点,而后进行讨论,引导成员进一步认识自我。在“自信百宝箱”中,成员们在卡片上写下自身感到自信与自卑的情况,投入箱子混合后再次抽取匿名卡片并念出,让大家共同帮助被卡片内容所困扰的成员。在?;こ稍币接氡Vぷ晕冶┞冻潭鹊那榭鱿略擞猛盘宥Π镏稍碧剿鞲嗫赡苄杂胱晕医幽?。在“自我接纳”环节中,首先导入绘本故事视频“你很特别”,分享感受。通过游戏扮演绘本中两个重要人物“牧人”与“小羊”并进行讨论,让成员们挖掘自己生命中的积极资源,觉察重要他人对自身的影响。最后,通过“贴标签”——“星星”与“灰点”“撕标签”、自己给自己“贴星星”这三个连续的小环节,不断加深成员的自我价值感,让成员意识到“我是自己的伊莱”,更好地接纳自我。最后通过给自己写一句话结束本次的团辅。
北区朋辈开展《自我认识与自我接纳》主题团辅培训
“学会拒绝”主题团辅:
本团辅分为七个部分:热身活动与自我介绍、画房子、神秘信封、沉浸式say no、勇敢说不、擅长说不、分享时间。
在热身活动后的画房子环节,每四人小组一同在一张A4纸上画一座代表自己的房子。通过成员们画房子过程中在纸上的互动,如房子大小、无线的“线”等探讨成员们在生活中的边界,从而导入主题。在神秘信封中,让成员们填写自己在面对不同情境时是否舒服,帮助自身感受和明确边界。并通过邀请成员情景演绎,沉浸式say no,进而道出我们为什么不敢拒绝别人的理由,通过阿德勒所说的课题分离,再次明确边界与拒绝的合理性与做法。而后“勇敢说不”环节进行情景讨论让成员们看到大家与自身面对危难情境的各种应对方式,并道出拒绝他人的技巧妙招?!吧贸に挡弧被方谠谇懊娴幕∩先贸稍泵窃诙嘀智榫持胁欢狭废熬芫姆绞郊记伞6蠼懈惺芊窒斫崾?。
北区朋辈开展《学会拒绝》主题团辅培训
北区朋辈与健心委员大合照
“非暴力沟通”主题团辅:
本团辅分为八个部分:击鼓传花与自我介绍、传声筒、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情景演绎、生活处处有沟通、互帮互助、心得感悟。
团辅开头,通过一场激烈的“击鼓传花”小游戏活络气氛,并结合自我介绍等,拉近团辅成员们的距离。后通过“传声筒”小游戏,询问成员们在游戏中的感受,通过此聚焦于“沟通”的团辅主题?!澳阏饷凑獾阈∈露甲霾缓谩钡纫幌盗辛钊瞬皇实词俏颐巧肀叱<幕坝镌赑PT上不断呈现,明确这是“暴力沟通”,并通过四个针对性的短视频帮助团辅成员识别暴力沟通的四个类型。后通过“扔掉”暴力沟通环节,让成员们写下自己曾经听到过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话语并扔掉。紧接着通过绘本短视频导入非暴力沟通,让成员们结合绘本故事感受从暴力到非暴力转折的关键,并结合绘本故事介绍与明确非暴力沟通四要素,加深成员们的感受与记忆。在介绍完暴力沟通与非暴力沟通后,邀请成员们根据剧本进行“暴力”与“非暴力”沟通的情境演绎并分享感受,在二者的对比下,进一步加深成员们的感受、理解与运用。最后,进行互帮互助环节,在小组范围内运用团体动力进行并加深每位成员非暴力沟通的练习。
北区朋辈开展《非暴力沟通》主题团辅培训
“校园欺凌stop” 主题团辅:
本团辅共分三个部分:故事探讨、校园欺凌的基础知识、面对校园欺凌我们可以做什么。
故事探讨环节,通过玫瑰少年小凯的亲身经历导入,从发生在小凯身上的真实故事视角聚焦于校园欺凌;进而讲述校园欺凌的基础知识,包括定义、常见类型、生态系统、易引发校园欺凌的因素、易受到校园欺凌的人群。并通过三个情景判断是否为校园欺凌的环节来运用、检验与加深所讲述的校园欺凌基础知识;在前面建立了团辅成员对校园欺凌产生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导入第三部分:面对校园欺凌我们可以做什么。从校园欺凌的生态系统入手,播放由玫瑰少年小凯母亲所拍摄的陈述自己儿子的状态和经历的纪录片。并通过本视频中小凯身边出现的生态系统(家长、老师、同学、心理医生、媒体、网友),让团辅成员身临其境进行扮演,并通过真实可见的绳子模拟小凯可能会面对的欺凌之网与支持之网,在前后对比下,加深团辅成员对校园欺凌的感受与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行动方式:作为同学、朋友与受害者身份能如何做,如何与受过欺凌的人相处以及如何预防校园欺凌,多角度帮助团辅成员建立相关知识体系。
青春健康同伴社开展《校园欺凌stop》主题团辅培训
欺凌之网活动
本次健委培训依托学生心理团队举办多样化主题团辅活动,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活动建设,让健心委员在团辅活动中寓教于乐,增加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并发挥各班健心委员的作用,带动身边同学,让心灵之花在校园内不断绽放。(图文/学生处 江静文、李兰 责任编辑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