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全面深入了解学校思政课建设,持续抓好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12月12日下午,李红英副校长在明德楼307教室与22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 、22级市场营销1班的同学共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这一专题,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老师一同听课。
张龙龙老师以“不幸的皮尔先生”这一案例引入授课专题,主要围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积累、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等理论问题进行讲解,并结合所学内容设计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资本是不是物、无人工厂有没有剥削等系列问题,组织学生参与讨论,课堂气氛活跃。
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龙龙教师课堂教学
李红英副校长在听课之后与张老师及其他青年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肯定张老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流畅,具有亲和力,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突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同时给出指导性建议:一是明晰章节教学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围绕所授章节的重难点进行解读;二是考虑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通过典型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三是将教学比赛与日常授课相结合,参照国赛、省赛的标准,注重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四是以课程组为单位,常态化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积极参与教研教改,在课堂教学质量、育人成效上下功夫,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满意度。最后,李校长对青年教师寄予厚望,期待青年教师在教学、教改、教科研方面不断努力,再接再厉,争取更大进步。
李红英副校长现场听课
李红英副校长课后与青年教师交流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党政领导一直高度重视,多次深入思政课堂讲课听课,与师生座谈,围绕马克思主义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调研,并提出指导性意见。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感染力,真正让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赵立娜、桑立群 责任编辑赵利兴)